热门搜索:
热门搜索:
气垫炉是将退火带材悬浮在炉内,炉内热风喷吹而不接触炉内结构部件的一种先进的高温短时连续退火炉。箱式炉是将退火带材放在炉内的料架上从室温缓慢加热到一定工艺温度,保温一段后以适宜冷却速度冷却的传统低温长时退火炉。
Al-Mn合金中的析出与再结晶相互作用较为复杂,Al-Mn合金的并发弥散相析出曲线和再结晶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退火温度为临界温度Tc,其中Al-Mn合金中的3003合金的临界温度Tc约为470 ℃左右。当3003合金在临界温度Tc以下退火时,铸态晶粒由于大压下量轧制引起的变形储能大,会形成沿轧向分布的亚晶,存在大量亚晶界,细小的析出相在再结晶之前优先在亚晶界这类点阵缺陷处析出,且轧向分布更多大角度晶界,析出相更容易在此析出,见图4a。这些析出相的分布呈层状排列、轧向链状分布的特点,析出相会对晶界迁移产生齐纳阻力,见图5a。该状态下3003合金试样电导率为27.39 MS/m,也证明了大量弥散相的析出。在此析出规律前提下,在退火过程中,晶界沿轧向迁移受到的阻力要远远小于沿法向受到的阻力,这就导致了晶界沿轧向迁移的速度远大于沿法向迁移的速度,析出相阻碍作用相对较小的区域首先发生再结晶形核、长大,且长大的晶粒通过吞并四周小晶粒而发生粗化,最终晶粒倾向于沿轧向伸长,得到长径比较大的粗大长条状再结晶组织,以及异常尖锐的P织构成分(即P织构强度增加最为显著)。该织构与主要冷轧织构Copper呈40°<111>特殊的旋转关系,晶界能量较低,使得迁移速度比一般的大角度晶界要快,不同类型的弥散体钉扎效应小以及移动边界迁移速率变化引起的曲率附加驱动力,相对于颗粒促进形核理论(PSN),具有P织构取向关系的再结晶晶粒会优先长大。P取向以外晶粒长大速度明显低于P取向晶粒,甚至可能会被P取向晶粒吞并,再结晶过程按此趋势进行,导致在再结晶织构中出现很高比例的P织构组分,其织构强度值高达16.26,ND-rotated cube{001}<310>织构的强度明显弱于P分量,见图6a。
当3003合金在临界温度Tc以上高温快速,可以减缓和抑制回复,使得再结晶驱动力增加。此时再结晶先于析出进行,再结晶的进行使得基体内位错等缺陷迅速合并、消失,3003铝合金的析出相当于在部分或全部消除了变形亚结构的再结晶组织中进行,位错密度较低,合金原子扩散速度减慢,不利于析出相的形核,使析出受到不同程度的推迟,见图4b。该状态下3003合金试样电导率为24.29 MS/m,证明了并发弥散相的析出较少。再结晶行为与单相合金类似,再结晶不受或者较少受到析出的影响,缺少析出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见图5b。此时合金的再结晶主要与颗粒促进形核理论(PSN)有关,根据PSN理论,凝固及均匀化后留下的大量粗大初生相(d>1 μm)可以作为再结晶的核心,促进再结晶。在没有涉及并发析出弥散相,PSN形核通常导致再结晶织构变得或多或少的随机性[7],再结晶的新晶粒可向空间内各个方向均衡生长,从而使得合金倾向于获得细小的等轴状再结晶晶粒,呈现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组织。由于快速升温速率时,再结晶发生在较高温度下,P{011}<111>织构组分强度的相对降低,其织构强度值仅为6.02,见图6b。